技术教程营销策划

从商业模式上分析淘宝平台诚信问题

整理:jimmy2025/1/7浏览2
简介淘宝这样的网购平台,是否有诚信问题,支付宝、信用积分制度是否有漏洞?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事实上从淘宝创建开始的时候,我是有这个疑问的,但是淘宝2年后,这个问题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淘宝占据了中国网购几乎半壁江山,因此,在315这个敏感时期,对于淘宝诚信的相关质疑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这里面比较搞笑的自然是王海,他那所谓的“七宗罪”漏洞百出,基本上属于一个黄毛丫头在教别人生孩子类型的(丫就压根没有过真正的网购经历)。

淘宝这样的网购平台,是否有诚信问题,支付宝、信用积分制度是否有漏洞?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事实上从淘宝创建开始的时候,我是有这个疑问的,但是淘宝2年后,这个问题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个问题,先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是否存在完美的信用制度?美国发展百年的资本市场机制曾经也被奉为经典,结果大家在去年都已经体验到了,指望诞生5年的淘宝有一套完美的信用体系,还真当马云是神啊?

2、一个交易市场平台的诚信问题要去看各方角色谁能够从不诚信中得到好处,谁又能够特别依赖平台的诚信度。

3、一个平台是否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要看这个平台的失信成本是放大的还是收敛的。

再回到前面的话题,为什么我说头两年我还会关注淘宝的这个问题呢,因为开头两年尽管淘宝在跟EBAY的抗争中优势明显,但是其核心商业模式还没有确定,很多东西还在摸索,甚至还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参照EBAY的商业模式。这和商业诚信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就在于平台在交易流通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如果是交易佣金模式,那么平台的收益基本上和卖家的交易额是成正比的,因此,从经济关系上他更倾向于维护卖家利益。当然从长远利益上,他必须平息买家的利益,刺激买家积极性(可以看作是刺激内需),但是作为一个大交易额的平台,他可以把个体的买家声音淹没掉,使得大多数买家对平台和卖家产生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买家在平台的三种角色中扮演的是弱势者。

但是淘宝的商业模式则和EBAY不同,淘宝的战略和商业模式决定了这个平台的两个重要特性:

1、平衡买家和卖家利益才能够提升平台的依赖度。

2、失信成本递增

因为淘宝并不从交易中赚取佣金,所以淘宝必须同时取悦于买家和卖家双方,只有交易活跃,淘宝才可以通过向卖家提供更多的营销工具和向买家提供更多的导购工具来获取利润。因此,为了更多的增加交易的活跃度和吸引更多人来此平台消费,它就必须建立相对公平的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交易安全,包括准入机制和处罚机制。并且这个机制是同时制约买家和卖家双方的(买家要是胡来也会被处罚的)。这个平衡是它的商业模式的根基,所以它在这方面投入的力度不仅仅是其他网络平台所没有的,在我的考察中,大多数现实的商业平台所投入的力度也远远落后于淘宝(很多现实中的交易平台往往把相应的诚信体系保障责任推给了国家和政府部门)。

再来讲所谓的失信成本递增,说通俗点,就是你骗一次人被发现后,对你的损失危害到底有多大。我们应该听过一个词叫“流窜诈骗团伙”,讲的就是骗子难抓,在一个地方骗一次就逃窜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是在网络上,不诚信行为的曝光覆盖面极其广泛。骗子想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换了个地方了,发现到处都张贴着他的“通缉令”,想要改身份重新来,各方面认证成本越来越大。这就是网络社区化商务平台的一个重要优势。这种平台可能永远无法避免“小偷小骗”,但是“大偷惯犯” 很难生存。因为失信成本太高,犯不着折腾(单笔支付金额控制在5000元以内,各类的商品规则,信用积累,作弊处罚等等,聪明的骗子是绝不会傻到来淘宝折腾的,来淘宝折腾的基本上都是些傻B的低级骗子,有那闲工夫到哪里骗不好?)。

事实上,我认为淘宝本身对于商业诚信环境所作的贡献的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一家成功的商业公司本身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因为,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本身来使得失信行为发生率呈收敛状态,如何利用社会化商业资源的自身利益关系来平衡制衡,在这些方面,淘宝探索出来的模式相比传统商业交易平台已经要领先了很多。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