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资源游戏新闻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整理:jimmy2025/1/7浏览2
简介前言:“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马太福音?5:3019世纪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了&ld

前言:

  “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马太福音?5:30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19世纪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了“上帝已死”这个哲学概念,宣告了人类社会神性的泯灭,为了实现神圣而遵守的基督教道德就没有了遵守的意义。而“上帝死后”,从意义的真空中诞生的正是虚无主义的开端。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尼采并没有否定上帝,而是指责基督的门徒们曲解了上帝的意思,他们制定的虚伪、僵化的宗教教条限制了人们的生活,让生命的意义偏离。

  《印蒂卡》——讲述了一个内心叛逆却对权威怯懦,痛恨信仰却又无法脱离的人,最终又如何在教会虚无的许诺下,践行着圣愚(Foolishness for Christ,指为了基督的愚痴或苦行的圣者),在虚伪的圣物面前彻底信仰崩塌的故事。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电子文艺片

  《印蒂卡》无疑是近期最另类的一款游戏了。但它的另类并不是一种贬义,相反本作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先锋性质游戏,它更接近于“第九艺术”这个门槛,通过主角印蒂卡的旅程探讨了关于信仰、存在和人性的深层问题。

  《印蒂卡》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互动式游戏,本作融合了多种游戏形式,主要是以3D第三人称+2D的解谜玩法为主,其中还夹杂着一小段第一人称玩法。

  印蒂卡在回忆中会使用到2D像素风的表现手法,突显出她记忆中自己的童真时光。这些看似组合起来突兀的玩法,到了游戏的后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才会逐渐显现,并配合上荒诞的剧情,让人觉得也并没有什么违和感。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本作有着非常贴近于电影的质感,时常会使用一些电影镜头技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开篇对印蒂卡鱼眼镜头的使用,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米洛斯·福尔曼拍摄的《飞越疯人院》,两者都通过鱼眼镜头的运用,迫使观众进入了主角的心理状态和幻觉感官。

  《印蒂卡》使用的BGM又怪又奇妙。和略显严肃的画风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风格,行走在冰天雪地的俄罗斯中给人一种诙谐幽默的可爱。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虽然《印蒂卡》优秀的艺术性毋庸置疑,画面表现力也属于上乘。但受限于游戏的表现形式,游戏性上大打了折扣。绝大部分时间都像是个步行模拟器,gameplay的内容都在场景解谜上面,地图和任务设计更多服务于想表达的隐晦主题上面,真正的精华都藏在了散步闲聊和恶魔的旁白之中。这就导致了实际游玩体验十分枯燥,甚至有点催眠,幸好本作的流程一共也就三个多小时而已,不至于真的让人无法集中精神。

罪与罚——剧情和内核(涉及剧透)

  “圣约翰掉入了一个坑。他对主虔诚而谦恭,决定虚心地待在坑里。待到第三天,出于胆怯,约翰盘算着自己是否在逃避主的考验:是继续待在龌龊的坑中,还是爬出大坑,投奔主的光芒?”

  “约翰向主祈祷,主当即显灵——一根云杉树枝探入坑内。约翰紧握树枝,爬出了大坑。可他随即泣不成声,悲痛欲绝,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竟受魔鬼蛊惑,萌生了欢喜与自豪之情

  “约翰慌忙地跳回坑去,祈求主的原谅。主原谅了约翰,并对约翰做了许多圣恩。”——圣约翰传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印蒂卡

  印蒂卡——与游戏同名的主角,她作为摩托车工坊老板的女儿,为了逃避责任而撒谎,无知的谎言导致了男友被父亲当作贼人杀死,这是她罪孽的根源,羞愧、懊悔、遗憾、内疚让她进入修道院成为了一名修女,她渴望得到上帝的原谅。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但她本性又是叛逆的,拒绝包办婚姻,痛恨修道院的禁锢,格格不入的她无时无刻不遭到其他修女的嫌弃,但她并没有感到孤独,因为撒旦常伴她左右。一方面她是一位修女,另一方面她又能与魔鬼撒旦对话,两种不同的身份让她在道德和信仰上摇摆不定。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女院长要求印蒂卡前往地区牧首处送信,在呈报的路上,印蒂卡遇到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事件。

  印蒂卡在旅途中遇到了一起运送犯人的翻车事故,随后就碰上了逃脱的罪犯——伊利亚,他声称自己见证了神迹,上帝通过一个牙缸杯向他传话,指引他前往当地的大教堂寻找能够治愈他腐烂左手的圣物匣。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印蒂卡在机缘巧合下帮助了伊利亚,在她得知送的信是剥夺自己神职的免职信后,她把拯救逃犯伊利亚视作解决自己道德和信仰危机的救命稻草。

魔鬼和上帝的隐喻(主角的成长)

  旅途的结尾,当伊利亚第三次亲吻圣物匣,他的断臂落下,并没有出现神迹,印蒂卡遭到背叛并被无情地亵渎。他们的信仰此刻都化为了虚无,同时也被坠落的虔诚拉回了寒风刺骨的悲惨世界。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整个寻找圣物匣的过程,亦或是印蒂卡追寻自我的过程。

  与其说印蒂卡身边不断出现的魔鬼撒旦是她罪孽的象征,不如说是印蒂卡内心分裂的想法,是她最直接的反叛表现,是神性的对立面——人性。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印蒂卡在修道院中总是重复枯燥乏味的劳动,她把这些工作、祷告幻想成积功德,她相信,通过这样的苦修能够迎来自己的救赎,游戏中用类似于RPG游戏的加分机制来体现,但换来的是什么呢?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是羞愧、懊悔、遗憾、内疚和悲痛,或许还有一点点谦逊。

  “不要浪费时间积累点数,这没有意义”

  “不要为失去点数而难过,反正他们也没什么用处”

  “You are not scared of the sin. You are scared of the letter!”

  魔鬼在游戏中提醒过印蒂卡,这些点数毫无意义,这些罪孽也毫无意义。它似乎无时无刻都在嘲笑印蒂卡,在分圣餐时从院长的嘴巴里面跑出来吓唬她;在采矿场吐槽修道院虚伪的祷词,修女身上恶心的老人味。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但是上帝与魔鬼——他们是你。他们无法分割,不能独立存在。”——引用魔鬼对印蒂卡说的话

  这种善与恶、信仰与怀疑的对立,是她对自我认知的不断挑战和重塑。

  最终,印蒂卡经历了多次的背叛和选择下,在“绝对善”与“绝对恶”之间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这标志着她对自我认识的深化。作为一个人,她拥有复杂的情感和欲望,同时也承担着道德责任。她开始理解到,真正的救赎不是等待外界的救赎,而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实现。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正如同游戏中的印蒂卡最后在镜子前的画面一样,她拼命摇晃着圣物匣,掉出那些虚无的功德点,自己镜子中的身形从魔鬼最后变成了自己,最后发现圣物匣里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虚无罢了。当印蒂卡与镜中的自己相望,她已不再需要那份其本就不相信的空心信仰。圣徒也好上帝也罢甚至是魔鬼,都不过是自身的不同面。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虚无主义(背景解析)

  游戏背景的19世纪,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机器的生产代替了数千年的传统手工劳动,那个时代的人们,狂妄至极。同时,迷茫、困惑、信仰危机等导致了人们精神上的混乱。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正如同如今的时代,我们拥有人类迄今为止最牛逼的高科技。那个时代的人们,也拥有有史以来最牛逼的高科技。

  物质的快速繁荣,资本的疯狂增长,导致了人们的膨胀,继而便是迷茫。人们开始对信仰产生了动摇。不知道该相信什么,科学?财富?还是上帝?

  不光是信仰危机,存在的意义、道德价值、社会秩序的否定都带来了人们意识形态的新的危机——虚无主义。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这个时候,尼采出现了,他认为虚无主义也是一种契机,他借着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出了“上帝已死”,旧社会的价值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人类需要在旧价值观的废墟之上超越自身积弊,建立新的价值体系。

  游戏中有几处耐人寻味的设计,印蒂卡在流程中敬畏神的举动都能获得点数(通过点蜡烛祈祷),然而在最后一幅画像前点燃蜡烛却没有获得功德,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这幅画像是马克思。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虚无主义在游戏的结尾处达到了高潮,不光是印蒂卡还有玩家们最后发现自己所做的只不过是徒劳无功,虚无主义最终粉碎了宗教带来的旧价值。

  但新价值是什么?当伊利亚得知自己当作救命稻草的圣物匣只能换取五卢布后,他选择了疯狂。那印蒂卡呢?游戏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我相信印蒂卡不会掉入虚无主义的牢笼,在经历过这一次发现自我的旅途后,她会明白勇敢面对比逃避现实更有用。或许,那幅马克思的画像是在告诉我们,共产主义会成为印蒂卡的新信仰?

总结:

  似乎11bite很喜欢产出一些特立独行的佳作,从《冰气时代》、《无敌号》再到如今的《印蒂卡》。它更像是一部邪典的cult电影,甚至可以说本作有点“癫”,它探索了一条艺术表现形式的新路线。

  但无论多么新颖的视觉艺术、音效、剧本还是游戏机制,它们都是要为游戏的内核服务。内核才是这个游戏最根本的吸引力,《印蒂卡》引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哲学问题,意义是什么?善恶又是什么?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你是一位文艺片或者文学爱好者,那么《印蒂卡》一定是你绕不开的游戏选择。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 印蒂卡 平台:PC 《印蒂卡》评测:魔鬼和上帝都是你0%的玩家推荐 0 我要虾说